有新手壶友选紫砂壶,把出水孔也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项目,觉得一把紫砂壶的出水好不好,是由出水孔决定的,网孔数越大,出水越好,独孔的绝不考虑,因为不能过滤茶叶,三孔、五孔也直接pass,七孔、九孔还不错,十四孔那就太好了,可是还有球孔、内推孔,甚至还有异形孔,这可犯了难,到底该怎么选?
图片
一件事我们看到的往往其实是它的结果,现象,我们去往前推,看它的源头。
明清时期因为工具的限制,独孔紫砂壶比较常见,独孔能提供最大水流通道,但是容易带出细小的茶叶,影响喝茶体验。
图片
独孔古朴自然,适合小容量壶,深受尚古壶友的喜爱,现在多是在出水口加一个不锈钢滤网来改善实用性。
后来随着工具和制作水平的提升,网孔出现了,能有效地拦截茶叶碎片,不同数量的网孔(如七孔、九孔)适应各种过滤需求。
图片
相比于独孔,网孔设计大大减少了堵塞的可能性,因为茶叶更难进入出水口,当然出水效果相比于独孔来说是不及的。
70年代因为出口日本,出现了球孔,适合那些壶嘴比较小或根部比较窄的壶型,还有三弯嘴,因为结构上的限制,容易出水不畅,而球孔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,让水流更加顺畅。
图片
因为早期多为出口日本的批量生产,工艺和材质不如高端壶讲究,而且球孔设计比较现代一些,不容易被传统爱好者所接受,有些人觉得球孔紫砂壶是低端壶。
与之相对的就是高端壶的代表,内推孔。
内推孔是陶手通过轻轻敲打壶口外壁,用不锈钢丸棒从外向内推进,形成独特的“内推孔”,是近些年实力派陶手创造的,最早出现在高端紫砂壶上。
图片
内推孔把出水口稍微往壶里面移了一点,形成一个小缓冲区,这样水流更平稳,不容易堵塞,还能保持茶汤的温度。
其实哪种出水孔都有各自的优缺点,所谓低端壶、高端壶,看的是壶的具体做工,即便是内推孔,如果做工粗糙,它也算不上高端壶,如果球孔做得精巧细致,与壶整体相得益彰,那么它也不能被归为低端壶。
异形孔如马槽孔、金钱孔、界十字孔等等,更多的是制壶师傅表达自己创意的方式,买壶人选择它们往往是因为觉得有感觉,能打动自己,更像是找到一件能表达个性和情感的特别物件。
图片
出水效果未必更好,主要是看个人喜好了。
一把紫砂壶是一个整体,出水好不好,并不完全由出水孔的大小或形制决定的。
壶型对出水效果的影响很大。如果壶嘴根部太高或壶壁太厚,也会让出水不顺畅。比如,子冶石瓢壶因为出水角度接近90度,被认为是出水最好的壶型之一。
图片
出水的力度与水压气压也有关系。倒水时,水压取决于壶内水面和壶嘴之间的高度差,和出水孔总面积和壶嘴面积的比例。
气压则受壶钮位置的气孔影响,如果气孔太小,空气进不来,就会影响出水,比如说凤鸣壶。
出水还与壶流的弯曲程度和内壁是否光滑有关。壶嘴越直、出水孔越大且与壶嘴截面比例合适,出水就越顺畅。
所以选紫砂壶时,如果注重出水,只看出水孔是不太准确的,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倒水一试,疑问自解。
(文中图片引用公开资料,侵删)
这里是当家小吴聊紫砂,我们下期接着聊。
如果你也喜欢紫砂壶,喜欢清茶一杯的慢生活,我有好壶好茶,邀你共赏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联华证券-最好的配资平台-萧山股票配资-配资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