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绕507空战,巴方预警机是否直接参与15E先进空空导弹的“A射B导”作战模式,进而助力巴方取得压倒性空中胜利这一问题,当下依然存在不少争议。但不管实际情形究竟怎样,巴方预警机在实战里发挥出了让军事实力呈倍数增长的战略作用,这一点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。这种战略层面的提升效果,不光体现在对整个空域空中态势的全方位感知能力上,即便对于婆罗多地面目标的详细动态,也基本上能做到尽收眼底。
预警机全天24小时升空执行战备值班任务,再加上天基侦察系统的全面强化,充分印证了在现代高强度局部战争中,预警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指挥节点这一基本事实。然而,说到这里,有一个重大疑问却几乎没人主动提起:那就是巴方目前配备的预警机总量,和对面的婆罗多相比,几乎是旗鼓相当、不分伯仲。巴空军目前有4架ZDK03中型预警机在役,
除此之外,还有4架小型的瑞典爱立眼平衡木预警机。全部加起来也才8架;而且有少量几架因为正处于维修或者升级阶段,很可能没办法直接投入战斗。所以,能够实际升空作战的也就5到6架。按照一天24小时,每架预警机升空值班6到8小时的实战标准来算,在这场激烈的72小时大规模冲突中,仅有的5到6架预警机可以说已经被用到了极致。要是冲突持续到5天甚至更久,那么由于人员疲惫以及设备综合可靠性下降,预警机在战术升空值班方面必然会出现明显的空档。但在现实中,冲突最激烈的3天3夜里,巴空军的预警机始终保持在线,这也体现出其预警机中队在平时训练和战备方面的高水平。果然,平时备勤水平高,一旦投入实战,就会让全球为之惊叹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婆罗多空军的现役预警机队伍,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。
婆罗多空军名义上目前拥有6架预警机,和巴方的8架总数量相比略少一些。不过这6架预警机中,有3架从表面看,属于全球顶级水平的4发喷气式重型预警机;和巴方最高档次仅是4发螺旋桨动力的中型预警机相比,似乎在性能指标上天生更具优势。但问题是这3架顶级喷气式预警机,在507空战乃至持续72小时以上的空地海全面冲突中,始终不见踪影!要知道在507空战爆发的凌晨,婆罗多方面可是率先集中起飞了多达125架、多种型号和批次的喷气式战斗机。在进入21世纪以来的所有空中对抗中,这样的规模迄今为止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。如此庞大的机群集体出动,期间却没有同时起飞任何一架重型预警机进行全程指挥协调。这简直是让人难以想象。但事实上,全球任何顶级信息来源都没有监测到,
任何A50I重型预警机起飞参战的迹象。这无疑让外界感到十分困惑。其实不只是本次冲突中看不到这3架重型预警机的身影,就算是在6年前的227空战中,婆罗多的预警机也没有参与其中。要知道,在整个克什米尔乃至北旁遮普的空战区域,婆罗多的所有战斗机升空后,竟然完全要依靠来自西北高原,也就是某高山山口的民用塔康信号来矫正飞行方向。这个信号原本是为全球频繁飞越喀喇昆仑山的民航飞机导航用的。婆罗多空军竟然全员厚着脸皮来蹭用民用信号!一旦这个信号被关闭或者故意减弱,那么所有在该空域的婆罗多军机,就会立刻变成无头苍蝇!如果有重型预警机参与指挥,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这意味着无论是6年前的227空战还是今年的507冲突,那3架A50I都全程按兵不动!现在看来,很大概率不是因为当初圆盘内只安装了四分之一的TR组件,导致预警指挥能力不足。
而很可能是因为即便只有四分之一的TR模块到位,机身也严重超重,存在局部重心不稳的问题,连最基本的安全飞行都无法保证。这也是这3架A50I在两次冲突中都没有升空的根本原因。当年婆罗多空军还因为高价接手这3架“世界领先”的预警机而得意洋洋,事后才明白这些预警机纯粹是中看不中用!但事已至此,也只能默默忍受,有苦说不出!
#热问计划#
联华证券-最好的配资平台-萧山股票配资-配资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